相忘於江湖[《莊子·大宗師》語句]

相忘於江湖[《莊子·大宗師》語句]

“相忘於江湖”出自《莊子·大宗師》,是一句經典成語,原指兩條魚因泉水乾涸,被迫相互呵氣,以口沫濡濕對方來保持濕潤。它們不禁懷念昔日在江湖中互不相識,自由自在的生活。現多指在塵世中忘卻彼此,不通音訊。亦多見於情感散文中,指放下對某種情感過於執著的追求,彼此放手。

基本信息

解析

出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----《莊子·大宗師·天運》

譯為:泉水枯竭,泉下之魚無處可逃,相互哈著水汽,把嘴裡的沫子抹在對方腮上,與其這樣,不如相忘,逍遙於江湖。

這段話意思是:與其大家在生死存亡中互相幫助,備受煎熬,不如大家互不相識而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。

通過這個故事,作者想傳達的意思是:與其要人民在”天下無道“、黑暗混亂的日子裡,彼此共度時艱守望相助,倒不如活在“天下有道”的世界裡,大家各自互不相干的平靜生活。

出處

原文出自《莊子·大宗師》,“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與其譽堯而非桀也,不如兩忘而化其道。 ”。

後面還有一段,“魚相造乎水,人相造乎道。相造乎水者,穿池而養給;相造乎道者,無事而生定。故曰:魚相忘乎江湖,人相忘乎道術。“

歷來的解釋,都是上句的”相“(除魚相的”相“外)指相互,但是上句講魚的身體處於陸地上(因泉涸)互相幫助存活和譽堯非桀、兩忘化道毫無關係,再聯繫下文,如果我們把”相“都當作外相來講,就很容易說得通了。

上句的意思是:泉水幹了,魚的身體處於乾涸的陸地上,如果要保持其外相(魚相),就要”呴以濕,濡以沫”,不如把它們放到江里湖裡,這樣就可以忘掉他們的外相。(同樣的道理)與其讚譽堯和不認可桀,不如都忘了把他們都化作“道”。(此處可參考《老子》,“挫其銳,解其紛,合其光,同其塵,是謂玄同。”)

下句的意思是:魚的外相是因為水創造的,人的外相是道創造的。外相由水創造的(魚),在池水中穿行就可以得到給養;外相由道創造的“人”,不無端生事就可以得到安定。所以說:在江湖裡,魚的外相可以忘掉了,人相從道的角度來看,也可以不去計較。(所以後文才有,子貢曰:“敢問畸人?”,畸人,長相奇怪或有殘疾的人)

*****

然而,上面的解釋也是不正確的,因為:

1."相造乎水"和"相造乎道",是詞語;"魚相"和 "人相"不是一詞語。

2."造"是"訪"的意思,相造是相訪,引伸作相交相游的意思。孔子錯遣子貢往吊子桑戶,他自己也明白他們和子桑戶等不是同一類人(方外、方內),所以說:"內外不相及...丘則陋矣"。魚因為同水所以相游(相造),人因為同道所以相交往(相造)。

3."畸人"非指形相的"畸形"。康熙字典引集韻解畸為"異"也."畸人"是"異人"的意思。以人的行為行事而非人的外貌形相而論的。與"相"無關。

還是傳統說法較正確。

備註:傳統說法

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與其譽堯而非桀也,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。”

呴:吐口水,吐沫。

泉水乾涸了,魚就共同困處在陸地上,用濕氣相互滋潤,用唾沫相互沾濕,就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而自在。與其稱譽堯(仁慈)而非難(nàn)桀(鬥狠),就不如恩怨兩忘而與大道化而為一。

《莊子·天運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”

泉乾涸了,魚共同困處在陸地上,用濕氣來相互滋潤,用唾沫相互沾濕,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而自在。但是在現實中,魚是不可能出現相濡以沫的。[1]

相關詞條

相關搜尋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